耐候性环氧树脂选用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固化剂,确保在低温条件下环氧树脂能够充分固化。那么在哪些环境下耐候性环氧树脂会出现开裂的问题呢?
1.化学腐蚀环境:
强酸、强碱或有机溶剂会侵蚀环氧树脂的交联结构,导致溶胀、软化或应力腐蚀开裂。例如,在化工设备或污水处理池中,若环氧树脂涂层未针对特定介质进行配方优化,易因化学侵蚀而失效。
2.恶劣温度环境:
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通常在120℃左右,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此值时,材料分子链易老化断键,导致强度下降和脆性增加。同时,低温环境下(尤其是低于0℃),环氧树脂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降低,材料变脆,在冷热交变或机械负荷作用下易产生微裂纹并扩展为宏观开裂。
3.高湿度与水浸环境:
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或水中时,水分会通过材料微孔渗透至内部,引发吸湿膨胀。若环氧树脂与填料(如矿物填料)的热膨胀系数(CTE)不匹配,界面处会产生剪切应力,导致脱粘和裂纹萌生。此外,水分还可能参与化学降解反应,进一步削弱材料性能。
4.强紫外线照射环境:
紫外线会引发环氧树脂的光氧化反应,导致分子链断裂和交联结构破坏,使材料表面粉化、脆化。虽然部分环氧树脂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或稳定剂可延缓老化,但长期暴露仍会导致性能衰退,增加开裂风险。
下一条:没有了